2009年12月27日 星期日

[TK data base] [1980] SPEED WAY



官網:
http://www.aa.alpha-net.ne.jp/narik/page/main.htm



單曲:
夢まで翔んで(此時尚無TK)
Rockin' On 月光仮面
CAPTAIN AMERICA



專輯:
18980/夏 THE ESTHER(此時尚無TK)
1980/11/05 BASE AREA
BEST COLLECTION
GOLDEN☆BEST



歌曲試聽:
http://www.aa.alpha-net.ne.jp/narik/page/single.htm
http://www.aa.alpha-net.ne.jp/narik/page/album.htm



介紹:


說到TK,就要談到TM Network,這是所謂小室系的起點。
而SPEED WAY,就是TM Network的前身。


1976年12月,SPEED WAY結成,以八王子附近的俱樂部為主做音樂表演。


1977年夏,連續在“A ROCK special in Hachioji"及"Rocking '77"兩個比賽獲賞。


1978年,"あれは夢","悲しきドール"等曲開始在廣播電臺播放。


1979年,9月以單曲"夢まで翔んで"出道,10月發行第一張專輯"THE ESTHER"。
此時的成員是宇都宮隆(Vocal),木根尚登(Keyboard),樋口潔志(Bass),岩野光邦(Guitar),杉本ユウ(Drums),新井カツミ(Percussions)等6人。
在此為止,SPEED WAY的作曲大多由木根擔任。


1980年,杉本,新井兩人離團,HATA☆KEN(Drums)、小室哲哉(Keyboard)入團。
同年夏,發行第2張單曲"ROCKING ON THE月光仮面",這張單曲開始,SPEED WAY的作品也大多由小室哲哉作曲。
這張單曲也正是是小室的"debut單曲" XD
同年發售第3張單曲"CAPTAIN AMERICA",11月5日發行第2張專輯"BASE AREA"。
專輯中第2首歌"CLOSE YOUR EYES"的前奏已經有點TMN的味道了 :)
並於這年在大阪,京都,金澤舉行live tour,金澤場並由NHKFM公開放送。


1981年,小室哲哉離團。
1982年,解散。
1996年,11/24,一日限定live tour再結成。

[TK data base][1980] miss ORANGE SHOCK




推薦網站:http://park10.wakwak.com/~techno/kayo.html#Miss%20Orange%20Shock


單曲:
1980/07/21 愛しのリナ(東芝EMI ETP-17021)
A:愛しのリナ
作詞:進藤潤一郎 補作詞:西原まい
作曲・編曲:小室哲哉
B:ア・イ・タ・イ TEL
作詞:牧野忍 作曲・編曲:小室哲哉


專輯:
1999/05/25 テクノ歌謡 東芝EMI編
08:愛しのリナ


介紹:
TK寫這首歌時是處於SPEED WAY時代
愛しのリナ是一首中板的電子風歌謠曲,也是80年代時所謂的「テクノ歌謡」之一
「テクノ歌謡」和Techno這種電子音樂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而是因為日本流行音樂在80年代時,開始了加入電子合成器、鼓機等電子樂器
所以把當時有使用這些電子樂器(如鼎鼎大名的TR-808)的歌謠曲都統稱為「テクノ歌謡」
想當然爾這是TK本身的專長領域 :P

miss ORANGE SHOCK也就是牧野忍,她當時是音樂月刊雜誌的連載作家

2009年12月25日 星期五

[TK data base][1979] 銀星団




推薦網頁:
http://xn--4bs776a1q7a.net/


專輯:
1979/?/? 銀星団
02.好色一代男 SWEET CHANG
Keybord:Digital "Cheap" Snake
05.美眉秀麗的大廃人 BEAUTIFUL LOOSER
Keybord:Digital "Cheap" Snake
09.黄悪徳 YELLOW VICE
Keybord:Digital "Cheap" Snake
作曲:Digital "Cheap" Snake
10.警邏哄笑 LAUGHIN' COP
Keybord:Digital "Cheap" Snake
作曲:Digital "Cheap" Snake


介紹:
這應該是目前考證的到,TK最早參與的作品
銀星団的第一張同名專輯,於1979年發行



當時TK以Digital "Cheap" Snake的名義參加
確定是鍵盤手,有作曲;有沒有合聲不明
(似乎有但是無法確定 XD)
此時TK隸屬於一個名為「ギズモ」的樂團擔任鍵盤手
「ギズモ」當時被稱為是樂團「BOW WOW」的"弟樂團"
而銀星団便是由BOW WOW的成員+小室哲哉所組成


以下是專輯中TK有鍵盤演奏的歌曲


02.好色一代男 SWEET CHANG
05.美眉秀麗的大廃人 BEAUTIFUL LOOSER
09.黄悪徳 YELLOW VICE
10.警邏哄笑 LAUGHIN' COP


其中第9首和第10首是由TK作曲
第9首副歌的"Yellow vice, flaty face"的合聲中有出現非常類似TK的聲音

TK data base 再開

5年前,曾經經營到一半的小室哲哉作品資料庫
後來因為當兵、工作等等事情,更新中止了

有一種想找回初衷的心情,想要在這個blog上把資料庫完成

先從整理以前的舊文章開始吧

生命

外公走了

之前在病床旁陪著外公,就已經有心理準備了,但那一天卻來的比想像還早了點

生命,很多我們沒有能力計畫或是計算的事情

把握當下,不要留有遺憾

2009年11月14日 星期六

Ultrasone edition9 & PRO900






兩隻耳機離調整到一個程度都還有很遙遠的距離,不過基本體質我覺得已經有出來

所以先就目前的聽感稍稍比較一下 :P

前端:

RME 9632 → 數位平衡轉接線(Oyaide Focus1 公插+Mogami 3173線身) → Mytek 96 DAC
電源:
老田Moses電源線 => Yu-studio平衡電供 改 ATL紅銅璧插、電源座(1000cu + ETP-600)

數位輸出部分,9632的設定為44.1kHz無昇頻,buffer size = 23ms
DAC用的電源線是小黑電源線稍粗版,Super Clock mode(自動昇頻至196kHz+de-jitter)
(DAC的部分等換了電源線再來好好比較Super Clock和一般模式的差別 XD)


目前的前端走向從壁插、線材到DAC都是比較細緻、柔美的,而且耳擴是先用DAC的擋
也就是說比起PRO900這個前端更適合ED9





結論:

直接先說結論 XD
ED9和PRO900,兩者在低頻上互有高低,S-Logic對於音場和定位有不同的呈現方式
其餘部分ED9皆表現的比PRO900好


低頻:


相較於PRO900巨量的低頻,ED9是目前我聽過的Ultrasone耳機中低頻量最少的
(沒聽過ED8)
這部分看個人喜好,ED9無疑是比較均衡的耳機
但就我個人而言ED9的低頻量就嫌不足了(雖然還是比大多數耳機都多了)


不過雖然量感ED9比PRO900少,但是整體的低頻震撼力ED9並不在PRO900之下
因為Punch方面ED9更勝PRO900
這麼說吧
PRO900是拿著把大槌子往你的胸口槌ED9的槌子雖然比較小隻,但卻直接跑進身體裡敲你的心臟
只要再加強量感,相信低頻可以有更勝PRO900的攻擊性

Q度方面不論是聽Super Bass的大牛筋或是竹竹
PRO900都比ED9更Q,比較接近喇叭在空間中所發出的低頻


其他諸如低頻的收放、細節、定位、層次、分離度等ED9都更勝PRO900
簡單說聽完ED9之後再聽PRO900,我會覺得PRO900低頻是糊的
當然我覺得這和我用DAC的耳擴來推有很大的關係

量感的部分,我覺得依個人口味用線材去調整應該不是難事
但Q度會是ED9要比較想辦法去進步的課題


音場與定位:


ED9擁有比PRO900更寬的橫向音場,縱向音場差不多
不過PRO900有很神奇的Z軸,也就是其音場是有一些高度的


而S-logic在ED9身上給出的是非常良好的定位
PRO900呈現的卻是很好的包圍感,或是Ultrasone自己所說的環繞


差異


聊完了PRO900我覺得沒有完敗給ED9的部份後
接下來就來說說ED9比PRO900強的地方 XD


最大的差異有四個
透明度,人聲,分離度,細節


聽完ED9之後回去聽PRO900,發現整個聲音是被蒙上一層紗的
也是我目前聽PRO900最大的困擾,和ED9相比之下聲音很矇矓
這對聆聽所有類型的音樂都有影響


而比起PRO900偏遠的人聲,ED9的人聲處在一個很合適的位置
而且非常的清亮,中頻上段的延伸到位,因此更有感情
雖然喜歡人聲有厚度的人或許不會喜歡ED9的人聲
但如果喜歡比較透明、有亮度的女聲,我相信ED9會讓你驚艷


甚至目前不少女聲我會用ED9聽而不是W11JPN
R&B,AVEX系重節拍J-pop(如島谷瞳)、搖滾、或是具攻擊性的西洋大歌、演歌、台語歌等
(ED9聽苦情的演歌和台語歌真的很爽 XD)
之前手上兩隻耳機PRO900和W11JPN,我一直很苦惱該用哪一隻聽R&B
PRO900人聲缺乏感染力,W11JPN低頻質與量都不行
目前有了ED9之後總算不用為R&B煩惱了 ^^


ED9也擁有比PRO900好很多的分離度及細節(應該是我目前聽過除了靜電和HD800外最好的)
搭配上優秀的定位
和STAX或HD800那種在廣大空間中自然散佈各種聲音細節的氛圍不同
ED9是在密閉式耳機有侷限的音場中
每一個聲音,不論中高低頻、動態大小,都很強烈的主張著其存在
每個聲音都有很好的實體感、可視度


其實也不只以上4項
動態、易入耳又較華麗的高頻、樂器形體感等等
ED9都是優於PRO900的
聽電子音樂如Trance時,也更可以一邊保有低頻的力道
一邊呈現出前奏或出神點時琴聲和Vocal部分的飄邈

除了聲音之外的東西


ED9擁有比PRO900好很多的隔音性,與更少的漏音
這對我非常重要,尤其是隔音


但佩帶舒適度和PRO900是兩個不同的層級
如果我給PRO900的佩帶舒適度是75分的話,ED9我給40分
我之前帶過佩戴感最差的耳罩是SR325i,但是ED9又比它更糟
或許我頭大又戴眼鏡吧?
通常配戴感差的耳機就是"夾頭"與"頭頂有壓迫感"的二擇
但是ED9我帶起來兩者都有,一邊夾頭一邊壓頭 XDD
經過和眾多ED9用家一樣很努力的撐它之後已經改善不少,但還是要繼續撐下去...XD


搭配性上面


ED9是一隻兼具友善與可玩性的耳機,這很令人高興
不論插手機或AV擴的耳機孔,它都很難發出虛弱或乾扁的難聽聲音
同時他卻也很能反映前端的個性
(但是也無慈悲的曝露CD本身錄音或後製的缺陷)
我想低阻、均衡、易出好低頻是ED9能夠如此的原因

相較之下PRO900比較需要一隻控制力強又透明的耳擴去搭配


目前比較煩惱在於我覺得ED9和PRO900需要的是不同的耳擴...orz
或許會先考慮把PRO900的耳機線換掉,再開始幫U家找耳擴的任務


ED9那個鏡面拍起來漂亮,但是很難保養...orz
不難理解日本那邊為什麼會反應ED8太沾指紋,而有改版...

2009年11月1日 星期日

Ultrasone PRO900 + 谷津 HA-1 + RME HDSP 9632



結果這兩個月內陸續遇到了以佛心價割愛9632和谷津的前輩
就這樣沒有試聽就先把9632和谷津給請回家啦 XD


9632之前已經談過,這次主要聊PRO900和谷津的搭配


一拿到谷津,把本來在白虎上面的老田Promise訊號線插上去
第一件事就是來聽他的低頻


首先炎黃第一鼓第一軌的鼓詩,一開頭就可以感受到鼓變大了
低頻的下潛、動態都有提升
最大的差異是收放更為扎實,大鼓連擊的地方每個鼓點交代的很清楚
鬼太鼓座非常的兇暴...鼓皮都快被槌破啦 XD
力道整個出來了


插回白虎AB test了一下,橫向音場兩者差不多
但是縱向音場谷津較好,聲音可以結像在離聽者更遠的地方
竹竹的各樂器前後層次比較出得來
細節部份也是谷津較優

接著是人聲,聽的幾乎都是女聲
第一個感覺就是人聲後退了,而且一些細節似乎不見了@@?
於是開始試聽各式各樣的女聲,從發燒爵士、小品民謠、中日流行、到動漫電波歌
我會說,依我自己幾乎都是聽女聲而言,我比較喜歡白虎的人聲更勝谷津


細節部份其實谷津不小於白虎,口腔的水分、唇齒間的氣息等谷津都沒有少
但是白虎的人聲比較靠前,所以這些聲音很容易被強調出來
動態部分谷津比較好,聽灑狗血的發燒人聲大歌很過癮


而造成我聽人聲最大的困擾是,谷津的人聲好厚好暖
怎麼說呢,雄壯威武吧 XD
就好像日本ACG女角,被變成美國漫畫女英雄的感覺 >"<
相較之下白虎的人聲就苗條清秀多


思考著怎麼讓谷津的人聲溫柔一點
突然想到之前曾經把9632給4倍頻到176.4kHz
後來因為有壓迫感(中頻上段到高頻),所以又調回44.1kHz
於是把它再度4倍頻試試看...
喔!人聲真的有比較苗條了!


然後則是谷津左邊那顆偏壓的轉鈕,它真的對聲底有很大的影響
我一開始沒去調整它,放在逆時針轉到底的最小位置
一轉之後整個聲底,不只是人聲而是三頻都變的清瘦不少,也比較活潑
目前大概把它固定在3點的位置


將訊源升頻、調整耳擴的偏壓後,女聲算是在不滿意但可以接受的範圍了
聽了兩首電波歌(桃井はるこ的WONDER MOMO-i和MOSAIC.WAV的最強○×計画)
OK,這比較像是美少女該有的聲音了 XD


之後繼續聽聽看中頻上段到高頻
搖滾的電吉他、古典小提琴、爵士鋼琴等
一直到國樂炫技一碟中"夜深沉"這曲,一開頭幾乎全是2KHz以上的胡笛
整個聲音都還是很順耳的,沒有之前白虎那種過度刺激的壓迫感


整體來說,我覺得谷津對PRO900低頻的控制已經可以
大部分音響性的指標上面也比白虎更能在PRO900上有所發揮
但是它的個性比較明顯,我中途試過換銀線,也試過其他耳機
不過插上谷津,那種厚厚暖暖的聲底就會跑出來


目前比較麻煩的就是
PRO900插上谷津覺得女聲不是我想要的個性,插上白虎又覺得低頻鬆散 XD
如果只聽過一種可能還沒事,兩種都聽過就是會覺得各有不足...orz
打算先給自己多一點時間去再聽聽谷津+PRO900的組合
不過我想最後可能還是必須再跑一趟台北
聽聽看有沒有什麼聲底中性的耳擴,有谷津以上的音響性與低頻攻擊力了



--
ATH-W11JPN插上谷津,雖然聲音也是變很厚,但女聲該毒的地方還是有甜度出來
只能說谷津有個性,但是老鐵的性格比他更強吧
一種美少女嘗試做中性打扮,但還是很可愛的感覺  XD

2009年10月16日 星期五

ヘッドフォン少女画報



上週去買Newtype時順便入手了這本,內容的形式是"耳機介紹 + 耳機少女的插圖"
提供書中耳機介紹相關的內容給有興趣的人參考


介紹的地方分成8大項 -


DATA:(以圖案的方式簡介耳機特點)
形式(耳罩、耳掛、耳塞或耳道等3種)
重量
音壓
顏色種類
附屬功能(抗躁、無線、環繞)


POINT:
音質外的注目點,如附件


SPEC:
形式(開放、密閉、靜電、骨傳導、etc)
單體口徑
響應頻率
阻抗
音壓
最大承受功率
線長
插頭(3.5 or 6.3 mm)
重量


CATEGORY:
入門、中階、Hi-End


performance:(分成6項,每項滿分5分)
配戴舒適度
細節與定位
兩端延伸與動態
音場
CP值
漏音

recommend user:

本耳機推薦給有哪些需求需求的用家


music type:(分成4項,每項滿分10分)
古典、爵士、搖滾、流行


文字內容:
除了以上7大項之外,每隻耳機也都有約500~540字的簡介與實際聆聽心得


兩聲道部分的前端搭配是Pioneer PD-D9 SACD player + Pioneer A-A9綜擴
軟體則有3張搖滾、4張古典、2張爵士、4張流行、4張ACG原聲帶


本書介紹的40隻耳機:
Landport Music Ear Muff
audio-techica ATH-FW3
ELECOM FOR Francfranc F-3EHP-OH700
Panasonic RP-HTX7
Sony MDR-XB40EX
Apple In-Ear-Headphones with Remote and Mic
Victor HP-FX300
audio-techinica ATH-SQ5
Goldendance AUDIO BONE AQUA
KOSS PORTAPRO
Sony MDR-XB700
audio-techinica ATH-EM700
AKG K518DJ
SKULL CANDY TI
ONKYO MHP-UW2
Pioneer SE-A1000
M-AUDIO Studiophile Q40
Sonny MDR-CD 900ST
ELEGA DR-631C
AKG K242HD
KENWOOD KH-K1000
audio-techinica ATH-ESW9
DENON AH-NC732
Pioneer DRS3000C
MonsterCalbe Beats by Dr.Dre
BOSE Quiet Confort3
Ultimate Ears TripleFi 10
Sony PFR-V1
SHURE SE530
SENNHEISER MX W1
Victor HP-DX700
STAX SRS-3000
Nikon MEDIA PORT UP300x
SENNHEISER HD650
AKG K701
GRADO RS-1
ULTRASONE edition8


看到那台綜擴應該很多人會覺得不夠燒
不過我想這本的主要用意是在簡介以及畫作,所以這裡也就別太苛求了 XD


幫本書繪圖的老師們:
三月まうす、Tiv、ともぞ、濱元隆輔、成瀬ちさと、ms、藤真拓哉、高野音彦、E=MC2、okame*、
月神るな、獅子猿、しろ、邑澤広士、高橋武久、mebae、ぷちでびる、バーニア600、帝国少年、
椋本夏夜、Toi8、モタ、ゴロボッツ、山崎透、尾崎弘宜、フジシマ、高木信孝、森沢晴行、瑞姫玉蘭、
シワスタカシ、えれっと、三輪士郎、加茂、碧風羽、皆村春樹、MALINO、INO、refeia、
コザキユースケ、吉成曜


書末還有擔當太空戰士音樂部份的植松伸夫老師專訪
植松老師自己使用的耳機系統則是STAX 007套裝以及SONY MDR-CD900ST

環繞多聲道耳機系統

發在PTT的文章,算是個人聽過的多聲道耳機系統大略心得

之後會再整理一份單純針對Pioneer SE-DIR2000C的感想 :P

個人聽過的多聲道耳機系統:

在店家短暫試聽 : Panasonic RP-WF5500
在朋友家試聽 : Sony MDR-DS7000、JVC SU-DH1+SR225


目前使用中的兩套
1. Pioneer SE-DIR2000C (整套的系統)
2. ASUS Xonar D2 => 白虎 =>Ultrasone PRO900 (音效卡內建杜比耳機功能)



環繞多聲道耳機系統的處理流程:
目前主流的多聲道耳機系統,大多還是以兩聲道模擬多聲道:
多聲道數位訊號輸入=>解碼成"模擬多聲道"的兩聲道類比=>兩聲道類比訊號輸出


所以其中比較不同的就是「解碼成"模擬多聲道"的兩聲道類比訊號」這裡
市面上產品比較常用的解碼模擬技術有3種:
Dolby HeadPhone - 使用廠商:Pioneer、Panasonic、JVC、ASUS音效卡
Virtualphones Technology - 使用廠商:SONY
Dolby Virtual Speaker - 使用廠商:鐵三角


所以選擇大概有2種:


1. 買JVC SU-DH1或支援Dolby HeadPhone的音效卡,後端搭配耳機(或再加耳擴)


這裡的優點是訊源部份成本較低(SU-DH1約3K)
所以日後和兩聲道系統的整合也比較容易


不過如果選擇要用SU-DH1,耳機的搭配有幾個建議
1. 耳機的低頻和動態要好推,因為SU-DH1基本上沒推力
2. 不建議單體偏置的耳機(個人的經驗就是聲音非常的糊 XD)

基本上我想以好推(低阻抗高靈敏度)、開放式、縱向音場深,這3方面去找是比較安全的


至於音效卡的部份,既然它只負責輸出數位訊號
我覺得與其買音效卡,不過加個耳擴
也就是 : 內建音效卡數位輸出=>SU-DH1解碼=>耳擴=>耳機


加耳擴的效果應該會比買音效卡大
(但是加了耳擴應該也會爆預算...XD)


在JVC SU-DH1的系統下,我想就是在預算內
去找出音場、定位、低頻、動態最佳的選擇(不論是只有耳機,或是耳機加耳擴)
所以和一般純聽音樂的耳機選擇上還是會有些不同


SU-DH1的系統,重點還是在後面的耳擴和耳機


我覺得如果你現在的系統已經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那換成SONY、Pioneer的系統可能升級感不大:


1. 橫向音場的部份,聲音能結像在耳機之外
   (不在腦內,大概是左前方或右前方那種感覺)
2. 能分辨出左方和左後方的聲音
   (通常用遊戲比電影好測試,如戰爭機器、特攻神諜之類的遊戲)
3. 後方的聲音有足夠的定位,不會感覺一大片糊糊的從後方散過來


黑暗騎士第20章的隧道追逐戰
4. 能聽出不同車輛的形體大小
5. 子彈掃射警車時,彈着點能由右前方一發一發的順時鐘打到左


其實就算上面幾點達不到,如果沒有無線需求
我覺得留著SU-DH1,去買後端適合的耳機,效果也未必會比較差
只是這會有搭配錯誤的風險就是了...orz


2. 買整套的系統,如Pioneer、SONY、鐵三角、Panasonic


如果有無線的需求可以考慮(如在客廳使用,但要注意傳輸距離與客廳大小是否符合)
而且這些系統中的耳機通常都已針對劇院需求做設計、調音
音樂或許不迷人,但音效以價論聲通常物超所值
但是如果在書桌上用可能就不適合
一是體積太大,二是無線傳輸距離太短反而有角度問題


鐵三角我沒聽過所以無法有什麼評論...orz


Panasonic的系統只在秋葉原的電器店(忘了是SofMap還是ヨドバシカメラ)短暫聽過
當時聽到的是它音場縱深比Pioneer和SONY明顯短了一截


SONY的系統在朋友家聽過幾片我自己很常聽的軟體
(攻殼機動隊劇場版2、蝙蝠俠黑暗騎士、BoA的THE FACE演唱會)
我對他的印象是:
1. 定位、結像比Pioneer精準
2. 音場比較小,縱深只淺一點,但橫寬有段差距
3. 低頻的質兩者差不多(都應付不了黑暗騎士的瘋狂低頻...orz)
   Pioneer的量比較多一點


至於Pioneer的系統,他有非常廣闊的橫向音場
(比我聽過同價位的兩聲道耳機+耳擴組合都明顯勝出)
綿密的包圍感(攻殼機動隊一開頭,人偶的360度迴旋踢表現非常好)
瞬間爆出大音量的能力(但微動態不行)、大量且收放速度尚可的低頻,柔化過的高頻


只就劇院、遊戲方面的考量,我覺得它是首選
(日本那邊的一般意見或是影音雜誌也大多推薦Pioneer)


但是如果純聽音樂,它的人聲很渙散,原則上頗有問題

ps.1
我用的是Pioneer SE-DIR2000C
據日本那邊討論,新的SE-DRS3000C人聲有比較凝聚了
而且無線傳輸的距離因為用2.4G所以也遠很多
但是台灣有網友說會遇到切換頻率時爆音的問題


ps.2
上面這些除了ASUS音效卡之外,都是水貨
所以要考慮一下如果出問題時的保固維修事宜

2009年10月12日 星期一

ベヨネッタPS3體驗版,目前評價


已經有努力了,但是目前的實力只到這...orz


我是玩PS3的體驗版,講一下目前的心得


第一段,在車站前打天使
這裡其實前面就是注意連段都要連到,多用WT
然後最後一隻敵人打完後,按挑釁讓連段倍數計分持續,小王一出來先槍連打,然後衝過去連段
只要無傷,然後小王那邊可以把9.9的連段分數維持住,要純白金應該滿穩的


第二段是打完小王後回到一開始的地方,會生很多敵人出來
這邊沒什麼要注意的,反正就是一直連段然後不要被打到這樣 XD


第三段是只有打兩隻天使
這裡要小心一下,建議第一隻用拷問技解決,連段的分數倍數才會上來
我曾經連段打到停不下手,結果PPKKK一次把兩隻解決掉,評價只有金 =_=;


第4段打爬樓梯天使
前半部他先在牆上,這裡其實是大沙包 XD
後半部就是爬樓梯上來了


前半部我是這樣
先挑釁=>等他揮手時R2啟動WT=>對頭連段,揮第二次手再WT=>開始對天使的手用空中連段到結束
我這邊目前連段倍數是打到6.5倍,之後再來研究怎麼連倍數漲比較快


後半部我是集中攻擊右手
反正他揮手就是閃躲啟動WT,然後隨意連段
這邊比較好玩的是在他爬樓梯的過程中因為有攻擊判定,也可以衝過去WT
但是目前還沒想到要怎麼應用


最後一段打貞德
這個就是和她保持在同一個空間平面,然後在她附近走來走去(抱歉我龜了...orz)
她會自己挑釁來討打,等她挑釁後就去連PPKKK即可 XD

ベヨネッタ



BAYONETTA - ベヨネッタ | OFFICIAL WEBSITE


最近幾天一直在和ベヨネッタ的體驗版奮戰 XD


一開始注意這款遊戲只是因為它掛了SEGA的名字
(我是SEGA fan,雖然說喜歡的是以前那個技術與創意的SEGA...orz)
再加上主角人設幾乎是把我喜歡的所有原素加進去(御姐、眼鏡、黑髮,只差沒有馬尾了)
後來才發現ベヨネッタ是惡魔獵人一代製作人神谷英明的作品


其實當動作遊戲進化到3D之後,我一直到了惡魔獵人4才開始有認真的玩
其他都是小玩一下,打到吃道具接關全破而已,沒什麼研究
反而是比較常把一些經典的2D ACT拿出來練,例如地獄神龍2、戰斧、鐵拳4人組


ベヨネッタ的體驗版打到目前為止,我確定我不只是會買遊戲,而且還會買很多週邊
也不會只像DMC4那樣拿到全SSS評價就收起來,我想ベヨネッタ應該可以讓我玩非常久吧 :P


真的是在DC的音速小子之後,第一次這麼期待一款動作遊戲
10/29趕快來吧,我已經等不及了 >"<

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

RME HDSP 9632 & Marantz SA-14簡單比一比

音效卡和座機的比較,在入手9632之後就一直是一件我很想做的事
雖然說我裝著9632的電腦並沒有做到很純兩聲道的調校
而且這次的後端與空間本來就是以Marantz SA-14為基礎去搭配、調整的
不過因為沒有要分出個勝負,只是單純想做比較音效卡和座機這件事
所以就先以目前的狀態,簡單的聽了一個下午後的感覺寫一下

這次的兩位主角:

1. HTPC with RME HDSP 9632

相關軟硬體設定:http://www.wretch.cc/blog/bfh/14937045

2. CD/SACD座機 - Marantz SA-14


Marantz於2000年推出的SACD player,官網介紹
http://www.marantz.jp/ce/products/past_products/audio/sa14/index.html

後端搭配:

擴大機 - Classé Audio 綜擴 CAP-151


喇叭 - B&W Nautilus 804


試聽的軟體部分,Marantz SA-14用的是CD本體
(試聽中的SACD也是聽CD層)
RME 9632 則是用CD的RIP檔,所有RIP都是以EAC去RIP格式上無失真、無壓縮的WAV檔

高頻:
這可以說是兩位主角的強項
延伸上9632的高頻去的更盡,並且也比較有光澤
而Marantz SA-14則勝在高頻的厚度
滑順不勉強的細緻之外,高頻也有很好的厚度,不會有壓迫感
相比之下9632出來的高頻配上這次的後端,就感覺較為單薄、刺
可能和喇叭本身的個性,以及大理石地板的空間有關
如果簡單用一句話形容,長笛、電吉他的表現我偏向9632,鋼琴、小提琴則是Marantz SA-14
大概是這種感覺

人聲:
Marantz SA-14的人聲比起9632來較為後縮
9632在唇齒間的水份、氣息等交代的還是比較完整一些,但兩者差距不算大
不過好玩的是反覆A/B test後,雖然9632的人聲較靠前、細節稍勝,但居然也比較矇矓@@
說是因為9632厚聲也不是,因為明顯Marantz SA-14的人聲是比較厚的,9632則比較清亮
但Marantz SA-14的人聲相比之下就是有掀開了一層紗的感覺

低頻:
兩者都不是以低頻著稱的訊源
相比之下,9632的低頻層次、細節、收放都是優於Marantz SA-14
Marantz SA-14比較有優勢的地方是在低頻的Punch
聽鬼太鼓座時Marantz SA-14有表現出那種令人擔心鼓皮被敲破的力道
量感上也是Marantz SA-14稍多
不過聽竹竹時則是9632把各鼓的相對大小、位置、Q脆都交待的比較清楚


其它:
整體細節上9632比Marantz SA-14好一些
不過Marantz SA-14的動態較好,尤其是在微音量的表現上
音場的部份兩者寬度差不多,9632則縱深明顯更長
9632的速度較快,Marantz SA-14的聲音較厚,型體感也較浮凸


本次的試聽軟體
(大概稍微分類一下,不過聽的時候是很隨機的挑曲子A/B test比較聽感)


1.高頻(鋼琴、長笛、小提琴、電吉他)、型體感、音場深度


2.人聲、吉他


3.低頻


4.細節、定位、橫向音場、etc

2009年10月2日 星期五

秋番アニメ

又到了換季的時刻啦 ^^
這次秋番動畫預計要追的有以下幾部,其他的就看評價如何再決定要不要看了 XD

DARKER THAN BLACK 流星の双子 - http://www.d-black.net/


本季最期待的一部動畫
等了兩年,總算要做2期了
DTB是我第一部愛上的BONES社作品,之後開始固定追他們家的東西
也才讓我有機會跟到這家平均水準都很高的動畫會社


這個週末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把DTB一期26話給全部重新復習一次,再好好體會
然後就是開心期待二期的開播了 ^^

戦う司書 - http://www.bantorra.com/


朴璐美主役=必看
而且人設非常對我胃口,強力野性大姐姐、眼神超殺的鬢角刀疤男、小麥膚美少女
世界觀的設定則是人們的記憶會被實體化成書本
期待 ^^

けんぷファー - http://www.tbs.co.jp/anime/kenpu/index-j.html

追這部單純是因為cast,你看看這這這...


御三家+井上+後藤+能登+阿澄+中島+名塚
會不會太豪華...orz
基本上就憑這聲優陣容,不論內容或作畫如何,這部我一定能追完 XD

君に届け - http://www.ntv.co.jp/kiminitodoke/index.html


製作會社プロダクション I.G
只要是他們做的我一定會追,和京アニ、BONES社一樣
因為光是看這些作畫就值回票價了

聖剣の刀鍛冶 - http://www.blasmi.com/index.html



製作會社是マングローブ
因為之前追過他們做的「ミチコとハッチン」,覺得作畫水準非常不錯
所以這部也會看,希望他們能維持之前那種品質的作畫 :P

テガミバチ - http://www.tv-tokyo.co.jp/anime/tegamibachi/


老實說,這部有點微妙 XD
因為人設、故事還有Staff都並不吸引我@@
不過因為又有福山x小清水,加上水樹,以及HIMEKA的ED曲,所以決定先觀察一集 XD

こばと。 - http://www.kobato.tv/top.html


因為是CLAMP的作品所以先追追看,不過應該不是我的菜 XD

ささめきこと - http://www.sasameki.com/index.html



單純因為人設很吸引我所以追追看
我對眼鏡娘沒有抵抗力...XD


2009年10月1日 星期四

為什麼W11JPN聽YUI這麼好聽?耳機拿不下來啊!(抱頭)



訂了超過兩個星期
YUI / MY SHORT STORIES [Blu-spec CD] [完全限定生産] 版...
終於調到貨寄來了 >"<


總算把YUI的CD也補齊了,真是開心(灑花)
之後會好好仔細比較一般版CD和Blu-spec CD在音質上的差異


不過目前只想先好好享受音樂
因為實在太好聽啦,耳機拿不下來啦 XD


這幾天又不停的交互聽著PRO900和W11JPN
並且嘗試9632各種倍頻與buffer的組合
覺得自己之前對這個搭配下的W11JPN漏掉了一些很特殊的優點


在聽一些編制比較小的女聲,如陳綺貞、OLIVIA、YUI時
目前是在不倍頻的情形下用44.1kHz去聽


這時的W11JPN在中頻上段有著一股非常亮麗的清甜
不同於W11JPN本來相對濃郁的人聲
而是和我聽過的W1000直上DAC 1耳機孔非常相似
亮、甜,卻沒有壓迫感
女聲的高音與真假音轉換尤其迷人


目前的想法是,在9632的類比輸出上倍頻比較偏向是一種trade off
能在失去某些東西時,也得到某些
或許比較難得到全面性的提升
但如果仔細和後端以及線材搭配,應該會是CP值不錯的調音手段

2009年9月29日 星期二

マクロスF O.S.T 2 娘トラ☆ 簡介&聽後感 (3) (TVA劇情洩漏有)

這篇有"大量"的劇情洩漏

14. 蒼のエーテル

ランカ在大戰結束後發表的抒情歌,也是ランカ第一首以別離為主題的哀傷歌曲

動畫中出現在第21話,ランカ和ブレラ飛向Bajura,離開アルト那一幕

我想アルト心裡面是愛ランカ更勝於愛Sheryl的
因為Sheryl對アルト可以說是無條件的完全付出,ランカ卻可以這樣離開アルト
但是,アルト還是在兩人間游離不定...

編曲用很簡單的鋼琴來搭配中島的歌聲
個人覺得中島這首歌唱的很棒,真假音的轉換
還有「蒼い 蒼い 蒼い旅路」一句的口氣等,我都很喜歡

可惜對我而言,OST注重的是和原作的聯結
而這首歌中ランカ的心情我卻是很難體會的
或著應該說是不能接受她就這樣離開了アルト
所以也沒辦法愛上這首歌 XD

15. is this LOVE?
嗯...另一首不知道出現在動畫中哪裡的作品...orz

但是歌曲本身我很喜歡
很有射擊遊戲第一關,背景通常是藍天白雲那種關卡BGM的感覺 :P

16. shadow of Michael


動畫第9話中,ミハエル到墓園看著姐姐墓碑時的音樂
也是クラン賞了ミハエル一巴掌時的音樂

我想ミハエル就是那樣子,明明知道クラン喜歡著他
卻又偏要在クラン關心他時,故意惹她生氣
不讓クラン幫他分擔自己的哀傷,很男人的逞強方式 XD

歌曲本身是帶點哀傷的曲子,1:14時切進來的小提琴實在太美啦
凄美的弦樂器不虧是這種樂曲最好的夥伴啊 :P

17. アイモ O.C.

用歌曲來散發Fold波,對付Bajura的ランカ攻擊出征歌
動畫中第一次用這個作戰是在第16話

歌詞也是非常的具有侵略性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才是神的子民,這宇宙是我的,異種我要全面殲滅!」那種氣勢 XD
相對的中島唱的也不太一樣,換句間的尾音較短而重
「進め フロンティア」那一段霸氣十足,是很不一樣的ランカ

雖然說歌曲是ランカ唱的,而表面上的策劃者是三島
但真正的幕後黑手卻是グレイス

グレイス是動畫中我第二喜歡的角色,僅次於女王
其實我覺得就人設上來說グレイス不是特別有新鮮感的反派
但是作畫精美的表情和井上的配音,給了這個角色強烈的存在感

18. Battle Frontier

第25話時Battle Frontier vs 巨大ランカ時的音樂
19. 娘々サービスメドレー


アイランド1星球降落作戰中,Sheryl和ランカ合唱組曲的Live音源檔

動畫中在最終話後半,以底下的曲順混音成Non-Stop版:
「ライオン→インフィニティ→私の彼はパイロット→
ダイアモンド クレバス→星間飛行→What 'bout my star?→
ライオン→愛・おぼえていますか→
ライオン(コーラスに愛・おぼえてますか)→アイモ~こいのうた~」

其中最棒的是可以聽到女王版的「私の彼はパイロット」(雖然只有一點點 XD)
另外最後的アイモ是坂本真綾唱的 :P

20. プロトカルチュア

第23話中ランカ回憶到小時候時的音樂

總的來說我覺得OST2相較於OST1曲目更抒情些
整體比較連貫,但也少了些OST1中那種有趣味性的歌曲

個人還是比較喜歡OST1囉 XD

2009年9月26日 星期六

RME HDSP 9632 - 調整總結 & 耳機系統聽感

為了9632的兩聲道類比輸出,在不影響電腦原本各功能使用、以及有限預算內
也花了些心思去調整了之前組的HTPC兼遊戲機
把這其中的歷程整理一下 XD


入手 : http://www.wretch.cc/blog/bfh/14935276
初步聽感 & 調整 : http://www.wretch.cc/blog/bfh/14935612


硬體調整 :
http://www.wretch.cc/blog/bfh/14936306
http://www.wretch.cc/blog/bfh/14936688
http://www.wretch.cc/blog/bfh/14936986


軟體調整 : http://www.wretch.cc/blog/bfh/14936994



重點:
1. 震動是9632噪訊比和分離度的兇手,震動越少聲音越乾淨
   可以在調整完後用很簡單的方法,把手指放在9632上去感覺其震動干擾
2. 電源的乾淨程度則關係著動態,交換式電源上其他裝置要的越少,動態越好
   可以用一些鼓樂發燒片去試
   聽低頻突然重轟的第一聲,以及很多鼓從各方用不同力道敲下去時,小動態的定位與細節有沒有被吃掉
3. 硬體降頻、軟體昇頻、播放程式與Driver的Buffer size可以多嘗試各種組合
   像我的系統中音訊2倍頻成88.2KHz時反而細節、定位都是最差的
   而CPU降頻到一定程度後,Buffer size如果太小反而聲音會破
   這可能只能依每個人自己的系統去作微調
4. 當干擾源被隔離的越徹底時,音場、定位、分離度、細節、背景漆黑都會有明顯的提升
   但要注意的是收放速度也會越來越快,高頻與人聲會向前傾


目前感覺9632基本上的性格是解析、快速、中高頻、薄聲底
在不影響其音響性的前提下,線材我會偏向著重低頻和人聲厚度的銅線更勝於銀線
目前用的是老田的PROMISE,希望有機會可以試試看天取龍 XD


現在的耳機系統上
PRO900的人聲雖然還是後縮,但因為分離度非常好,人聲和各樂器之間分的很開
所以凝聚力、細節也不錯了
高頻雖然厚度不足,但電吉他速度快、細節多,所以爽度也夠 XD
低頻量感適中,但我對PRO900的期望是巨量的低頻,有下潛、重量感、Q度、層次
9632對PRO900的低頻除了速度變快不會拖尾巴之外
其他部分都沒幫上忙,量感反而還減少@@
可能還是要靠耳擴和線材去完成了


W11JPN的話,人聲的細節真的是多到炸了 XD
但是速度太快,造成她本來那種糊的很好聽的人聲尾巴變短了 @@
不過一樣音場、定位、分離度都有了巨大的提升
這裡的話因為W11JPN不能換耳機線,所以目標還是找一台管機,然後餵她又厚又濃的管子這樣

與RME 9632奮鬥中 - 軟體篇

分成幾個部份:BIOS、OS、CPU & 顯示卡控制、9632 Driver & 播放程式


首先BIOS這裡,對我言是滿單純的
就是把不需要的裝置,如主機板內建音效晶片等全都Disable
CPU的電壓和頻率都是透過OS去調整


不過記憶體的頻率要透過BIOS,我是把它降頻到DDRII-667
因為我的CPU,E8400也就不過是333*9倍頻約等於3G
所以CPU跟不上記憶體的速度,就算開800,主機板除頻後也只用的到667
通常是會把CPU小超頻一點,不過因為我玩遊戲、看高清影片時CPU和記憶體都很夠用了
所以就直接把記憶體降頻成667,免去BIOS的除頻動作


OS的話就是也把所有用不到、會和音效卡搶資源的東西都關掉
例如Winodws的視窗特效、以及不需要的服務
服務的話可以参考這個網站:http://datacreek.net/webgear/system/xptweaks.html
它有介紹Windows內建的服務都在做什麼
看過之後你會發現很多無用的東西都在背景跑,有的還一開就吃掉3、4MB的記憶體...
把該關的都關一關之後,我開機之後的Process從48個變成34個,清爽多了 XD


接下來就是比較麻煩一點的,CPU & GPU控制、9632 Driver & 播放程式


我用的是:
CPU控制 : 華碩P5QL-E主機板內建的Six-Engine
顯示卡控制 : ATI Tray Tools
播放程式 : Foobar 0.9.6.8


CPU控制用華碩內建的主要是基於安全考量
平常降頻一半(166*9倍頻),電壓降至0.9725V
顯示卡的GPU(625MHz=>315MHz)、記憶體(993MHz=>500MHz)也是大約降頻一半
電壓降至0.930V
玩遊戲、看HD影片時回到預設值


用Foobar是因為方便,終究會用電腦聽音樂就是為了方便和可玩性高
不用在那CD架找不到CD、或是放片進座機承盤時小心翼翼的看有沒有放平


用ASIO脫離Windows音效控制的魔掌,音訊4倍頻成176.4KHz
Foobar buffer 100ms,RME 9632的Driver buffer 512(12ms)


這裡的平衡是還在調整的地方
CPU降頻、音訊4倍頻之後,9632的buffer不調到256的話會有很明顯的破音、啵聲
不過到512之後聲音又比256時乾淨一點,所以調到了512


但是另一方面,在我的系統上CPU降頻、音訊4倍頻有其必要性


首先CPU、顯示卡都降頻降電壓之後
就是風扇可以把轉速調的很低,減少震動


9632於噪訊比方面,在我的系統上和震動有很直接的關係
減少機殼內、外的振動之後,聲音就像掀開了一層紗
接了4顆硬碟和一顆8cm風扇的的外接盒,原本就放在機殼左方緊鄰著音效卡
移到其他櫃子後聲音就有了明顯的進步


再來就是CPU、顯示卡降電壓後,9632的動態得到了釋放
聽鬼太鼓座、炎黃第一鼓這種低頻動態狂炸的音樂尤其明顯
不論是瞬間大聲的爆發力、極小聲時的各鼓定位細節等,都進步很多


至於音訊的倍頻,個人的系統上從44.1KHz升到176.4KHz後倒是有好有壞
好處是定位和分離度增加了,壞處則是聲音變的比較清瘦、單薄
但經過一些A/B test後我還是決定倍頻
因為9632的低頻量感不是很夠,不過倍頻之後有一種"低頻被控制得比較好"的感覺
鼓點更精準,而且因為人聲被分離了,比較不會有蓋過低頻的感覺


硬體降壓降頻、軟體昇頻、播放的Buffer size
這之間的平衡是之後還要再努力的地方


最後在CPU和顯示卡的控制部份,底下分別是室溫28度下時的狀態


純聽音樂、上網(降壓降頻、機殼風扇關閉):
系統 49度、CPU 43度、顯示卡60度、硬碟47度


看HD影片(正常頻率電壓、機殼風扇開啟):
系統 43度、CPU 43度、顯示卡51度、硬碟52度



3D遊戲(正常頻率電壓、機殼風扇開啟):
連續跑完兩次DMC4的BenchMark後,系統 47度、CPU 59度、顯示卡67度、硬碟54度


解析度1920*1080,特效全開最高





硬碟溫度對我而言過高,不過開冷氣,室溫24度時,硬碟溫度會下降大概7~10度
因為硬碟已經挪出機殼了,會直接再給他一顆安靜的12CM或8CM對著它吹吧 :P

2009年9月25日 星期五

與RME 9632奮鬥中 - 接近完成的硬體部分

硬體方面已經整的差不多了
這次最後花的錢確實不多,有控制在預算內
主要就是一個CPU散熱器,一個伽利略的轉接器
(USB轉SATA + 市電110V轉大4pin 12V、SATA電源,可開關的變壓器)
配件一個USB Hub、一條SATA線、一包軟木塞墊片
另外加上一個已經不要的硬碟外接盒自己稍微DIY改裝一下
之後可能就是再加個音效卡金鐘罩去做隔離


先來看看現在的機殼內部:




左上角是音效卡RME9632,插在PCI 3
因為PCI 1的IRQ和顯示卡共用,而PCI 2的IRQ和網路共用
PCI 3雖然和3個USB Port共用IRQ,不過USB裝置不要接那3個Port就好
再加上PCI 3和顯示卡離最遠,所以選擇它


音效卡左邊穿過的線是SilverStone的SATA線CP-03
由它通過破孔的通風檔板,連接機殼外的主硬碟


中間那一大片就是顯示卡GIGA ATI4850,配上AC的散熱器
散熱器上的風扇是懸吊式避震風扇,平常大約維持在600轉左右


CPU上也是AC的散熱器,一樣懸吊風扇,平常大約在1100轉


CPU後的是Golf的8cm機殼風扇,電源外接伽利略轉接器
平常不需要開,玩遊戲時才開啟


配上一條記憶體DDRII-800,機內就這些東西了


本來機殼前方分別有立式的3.5硬碟架*2,5.25光碟機架*1
因為機內不會裝這些東西,所以把立架都拆了,保持機內空氣暢通


前置面板的USB、1394、SD、耳麥等轉接介面都沒用到,也沒連接上主機板
不過因為沒有不良影響,就留在機殼內


機殼外則是這樣:


電源供應器移出置於機殼右方

多出來的線以靜電袋包起來,主機板、CPU、顯示卡電源由原本裝PSU的洞進機殼
洞的部分一樣以靜電袋封起來,只留線出入的孔
風扇不拆,一方面因為要玩遊戲怕它負荷高時沒風扇會過熱
另一方面PSU的風扇風向,剛好把機殼後方的熱空氣往右抽走


硬碟(系統碟+音樂碟+遊戲碟)置於機殼左方,用鋁製外接盒裝起來


兩著都在底下墊軟木塞片,主要目的是防滑

放入木質電視櫃中時,硬碟盒底下還墊了本書和棉墊
因為硬碟振動滿明顯會傳到底下木頭的,要防止它引響到電腦機殼

2009年9月24日 星期四

玩音響?還是被音響玩? 我把硬碟移出機殼了! XD

OK,這是之前的配置:


就在今天,雖然只是實驗性質,但是我把硬碟移出機殼了!


沒錯,機殼上方那個就是系統碟+音樂碟+遊戲碟
目前機殼中完全沒硬碟! XD
明天去買條SATA電源延長線,就可以把它安穩美觀的放在機殼左方了(感淚)
然後也可以把機殼風扇全部拆光,在機殼外直接對硬碟散熱,不用擔心震動問題,感動 >"<

而本來和電腦放同一格的硬碟外接盒,也因為震動太大,把它放到其他樓層去了 XD

看到那奇醜無比、從5.25空間伸出來的SATA線和電源線
突然有一種我在被聲音玩弄的感覺 XD

但是我必須說,RME 9632的噪訊比真的和震動有密切的關係...
震動越少,聲音保證就越乾淨、透明、直接

繼續努力吧!